Life is Fruity 為生活調味
登入
/
我的收藏
登入
/
我的收藏
最新
/
肺炎疫情
/
病症
/
腦血管病
心臟病
糖尿病
三高
濕疹
哮喘
其他病症
痛症
/
關節痛
痛風
經痛
肌肉痛
頭痛
肩頸痛
腰背痛
其他痛症
健康情報
/
跟着醫生去⋯
/
癌症攻防
/
肺癌
大腸癌
前列腺
乳癌
胃癌
肝癌
其他癌症攻防
牙科
/
兒科
/
眼科
/
奇難雜症
/
養生
/
食療湯水
養生食經
其他養生
Video Talk
/
醫藥
/
運動
/
同路分享
/
精神健康
/
急救
/
謬誤
/
醫學美容
/
專欄
/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廣告刊登
聯絡我們
鄭志文
食物安全|厚切牛肉難煮熟 生菜醬汁易滋生細菌
近年已經少吃漢堡包。連鎖店是偶有幫襯,反而正規用餐或手工漢堡,就不會點選。主要原因,是擔心漢堡包不安全,有菌。 ...
鄭志文
漢堡包
牛肉
大腸桿菌
寄生蟲
疫苗|新冠疫苗接種率或影響打流感針意慾 兩種疫苗不應同步接種
當大家正在苦苦思索,打不打新冠疫苗?打那一種新冠疫苗?的時候,家庭醫生已經為每年10月開始的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做準備。 流感針好像日本一些甜點和生果,是季節限定。因為流感病毒種類多,又會變種,所以每年 ...
鄭志文
新冠疫苗
流感疫苗
疫苗|接種疫苗效益大於風險?視乎怎樣解讀難一概而論
隨着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開展,全球各地分別出現接種後的嚴重事故報道。在歐洲,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是焦點。截至3月13日,歐盟及英國共有1,700萬人曾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接種後的嚴重反應,包括15宗靜脈栓塞和22宗肺動脈栓塞,引致歐洲十幾個國家曾經暫停使用 ...
鄭志文
新冠疫苗
阿斯利康
科興
效益
風險
疫苗|自然感染達至群體免疫不可行 接種有效疫苗成唯一出路
新冠疫苗開打,「群體免疫力」又成為討論點。不少人其實對「群體免疫力」存有誤解。 「群體免疫力」最容易和「疫苗有效率」混淆。有些人甚至誤以為即使自己打了針,也必須要整體超過七成市民接種了疫苗,自己才安全。「疫苗有效率」是指接種了 ...
鄭志文
群體免疫力
疫苗有效率
潛伏期
病毒變種
免疫力
腸胃|幽門螺旋菌屬傳染病 藥物治療成功率七成
幽門螺旋菌冷知識: ...
鄭志文
幽門螺旋菌
胃炎
胃酸倒流
胃癌
藥物治療|阿士匹靈可預防心血管病但有出血風險 用藥須權衡利弊
很多人正每天服食阿士匹靈。目的不是止痛,而是防止心血管疾病。幾十年前,阿士匹靈主要用作止痛。頭痛,就食一粒500毫克的阿士匹靈。現時用作預防疾病用的,是低劑量阿士匹靈,俗稱為mini aspirin,是80至100毫克。 ...
鄭志文
阿士匹靈利
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
抗炎
胃出血
中風
勉勵醫學生|毋須需過份緊張考試 把握學生時代擴闊朋友圈及興趣
假如,假如可以重新開始…… ...
鄭志文
醫學生
醫科生
家庭醫生
專科醫生
考試
海外醫生|政府倡海外醫生免試執業 醫學界指現行考試制度行之有效
今日年初八,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說到心想事成,時至今天,香港政府心想的,多數會成功開動。至於成果,古語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倒認為,是看執行能力。最終,是否利民紓困,就留待大家評價。認為,是看執行能力。 ...
鄭志文
海外醫生
試執業
醫生執業資格
心臟病|美國心臟協會指負面情緒增心血管病風險 壓力大要小心
「心悒」、「開心」、「心翳」等,只是修辭形容情緒,不由心生。心臟,是一個泵,負責將血液不停運行全身,供應氧氣和養份,亦帶走廢物。思想感情,由腦部包辦。 ...
鄭志文
心臟病
美國心臟協會
情緒
中風
血壓
血糖
血脂
減壓
疫苗|接種疫苗後首半小時為觀察過敏關鍵 醫生提醒六類人士屬過敏高危
香港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即將展開。根據現時資料,很大機會是先使用BioNTech的mRNA疫苗。除了疫苗的效用,大家更關心疫苗的副作用。其中最常見,而且必然會出現的是疫苗過敏反應。過敏反應可以十分嚴重,可以致命,而且可以短時間內出現,並急劇惡化,必須要及時診斷和 ...
鄭志文
疫苗
新冠疫苗
mRNA疫苗
BioNTech
疫苗|新冠疫苗長遠影響屬未知數 即時不良反應風險有限
香港接種新冠疫苗計劃即將開展,「打?唔打?」是討論熱點。且讓我這個家庭醫生分享想法。 首先,預防疫苗是應對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的最佳方法。例如每年的流感,雖然有特效藥對抗病毒,但流感針可以避免染病,亦 ...
鄭志文
疫苗
新冠病毒
武漢肺炎
副作用
癌症|找出早期癌症增治癒率 大腸癌 乳癌 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症篩查懶人包
疫情持續一年。大家生活大受影響。最初,應急措施都是暫時性質。日子久了,就要檢討。容易忽略的一環,是除了防疫,還要保持健康,定期檢查。今天提醒大家,有關癌症篩查。 ...
鄭志文
癌症
身體檢查
存活率
2020回顧|疫情籠罩的一年 從搶口罩廁紙到疫苗面世
三日後,就是12月21日,冬至。看看行事曆,之後兩個星期五分別是聖誕日及元旦,不用交稿。這一篇家庭醫生周記,是2020年最後一篇。 ...
鄭志文
新冠病毒
肺炎
2020
口罩
限聚令
疫苗
武漢肺炎|疫苗獲批緊急使用 長遠副作用或需數十年才出現
英國開始新冠病毒預防疫苗注射計劃,據說連英女皇也會加入為第一批打針人士。 對於這些新研發的新冠病毒預防疫苗,民間存在兩種相反態度。大力支持人士,希望越早注射越好,可以保命,亦脫離疫症陰霾。於是,就出現了哪些人可以先打針的討論。 ...
鄭志文
武漢肺炎
疫苗
新冠病毒
副作用
Pfizer
BioNTech
Moderna
飲食|過辣易損食道胃黏膜增細胞病變風險 橄欖油牛奶及糖水有助解辣
天氣開始轉冷,大家都會多吃熱食。火鍋、燒烤、煲仔菜式,都受歡迎。冬天,辣味菜式吃得滿頭大汗,也是驅寒好方法。不過,我自小就吃不得辣。一碗麵,下一滴辣油,已經吃不消。於是就更缺乏鍛煉,一直了無寸進。近年,卻發覺漸漸能吃辣,估計是隨着年歲增長,味覺退化。 ...
鄭志文
火鍋
辣
解辣
橄欖油
牛奶
武漢肺炎| 感染新冠病毒病徵多 肚瀉出疹或需強制檢測
政府於星期日(11月22日)首次引用第599J章《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的強制檢測公告刊憲,要求於11月1日至11月21日曾到過指明跳舞場所的人士,須於11月24日或之前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599J是於11月14日刊憲的新規例,目的是讓政 ...
鄭志文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強制檢測
病徵
肚瀉
武漢肺炎|599J 強制檢測勢在必行 醫生料檢測量大增籲當局完善安排
這星期,599J是熱門話題。599J是大家對香港法例第599J章《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的簡稱。這規例讓政府可指明某類人士接受病毒檢測,包括在疫情爆發的指明處所生活或工作的人、特定職業人士,或接近完成14天強制檢疫的抵港人士,亦包括由註冊醫 ...
鄭志文
強制檢測
599J
病毒檢測
新冠病毒
私家醫生
世界糖尿病日|護士與患者建立長期照顧關係 更早察覺病情上微細變化
明天是「世界糖尿病日」。每年的11月14日被指定為「世界糖尿病日」,希望通過教育和宣傳活動,提高市民對糖尿病的認知和關注。自19 ...
鄭志文
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
血糖
胰島素
骨折|肋骨脆弱碰撞易骨折 嚴重可刺穿心肺致大量出血
家庭醫生行醫生涯中,會遇到不少病人患上肋骨骨折。因為肋骨骨折比大家想像中常見。 ...
鄭志文
肋骨
骨折
出血
心肺
藥物依從|研究指一半病人不按指示服藥 增社區病菌抗藥性及傳播風險
藥物依從(drug compliance)是治病的重要考慮。 大家可能以為病人依指示服藥是理所當然。現實是,藥物依從性從來都是治病的大難題。世界衞生組織曾經在2003年發表重點研究報告,指 ...
鄭志文
藥物
藥物依從
抗藥性
社區傳播
武漢肺炎|強制檢測是否可行?過份擾民恐有反效果
在抗疫這大前提下,政府的權力非常大。可以去到幾盡?2009年衞生署署長曾根據香港法例第599章《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25條賦予的權力,向灣仔維景酒店全幢發出隔離令,以防止人類豬流感擴散。酒店內所有人被禁閉7天。今年的「599」,就更加可以限聚、強制戴口罩、禁 ...
鄭志文
隔離令
口罩令
強制檢測
新冠病毒
武漢肺炎|港大發現胃藥可抑制新冠病毒 另一常用胃酸抑制劑惹關注
香港大學化學系和微生物學系團隊本月發表研究報告,指一種現有胃藥ranitidine bismuth citrate(RBC)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效果和現時全球搶購的新冠病毒特效藥「瑞德西韋」相若。RBC是混合藥,主要成份是ranitidine和bismuth。 ...
鄭志文
新冠病毒
胃藥
RBC
瑞德西韋
胃酸抑制劑
流感高峰期|流感引致嚴重併發症比率料上升 長者、過胖等高危群組應接種疫苗
大家都擔心今年冬季流感情況會十分嚴重,而且有研究指如果患上流感,會增加同時患上新冠肺炎的機會。不過,我預期今年流感個案比往年少,但診斷過程會比平時複雜。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比率上升,特別是高危群組。治療方面,會更常使用流感特效藥。假如新冠疫情持續,急症室 ...
鄭志文
流感
併發症
長者
過胖
心臟病|心臟病猝死有先兆 研究:病發兩星期內曾有疲憊呼吸不暢
突發性心臟病死亡率高。心臟停止跳動,如果沒有適當處理,例如有效的心肺復蘇法,或使用體外去顫器,幾分鐘已經可以引致永久損害,以致死亡。有一種情況叫OHCA(Out-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是全球第三致 ...
鄭志文
心臟病
猝死
突發性心臟病
心臟病風險評估
全民檢測|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是「演習」?檢測力不足高危篩查更有用
14天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終於完結。塵埃落定,不用再在電視看到密集式呼籲和廣告,大家可以集中精神在基本防疫工作。錢已花,感情脆弱人士的感情亦已被傷害,再討論今次檢測是否應該舉行已無意義。不過,有說法指這個計劃是一次演習,希望吸取經驗,看下一步怎樣走。所以集中 ...
鄭志文
防疫
全民檢測
普及社區檢測
化驗
生蛇|水痘病毒令神經線發炎現疼痛紅疹 臉部生蛇可致盲
不知是否受疫情壓力影響,近期看生蛇病人多了。生蛇比大家想像中常見。家庭醫生大約每星期至少會遇到一位以上生蛇病人。 「生蛇」是改壞名,令這常見疾病添上太多禁忌和誤解。生蛇可以影響身體任何部位,包括頭、頸、 ...
鄭志文
生蛇
帶狀疱疹
水痘病毒
臉部生蛇
流感|病徵與新冠肺炎相似 醫生籲高危群組應接種流感疫苗
預防 當大家都在祈盼新冠病毒預防疫苗時,別忘記我們行之有效的流感預防疫苗。每年九月開始,就是接種流感疫苗的時節。現時公認的醫學事實,是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流感。對高危群組,包括幼童、長者、長期 ...
鄭志文
疫苗
流感
新冠病毒
預防心臟病
和你抗疫 | 全民檢測有咩要注意? 醫生提醒有病徵應求診非做篩查
「普及社區檢測計畫」下星期二,九月一日,農曆七月十四開始,為全港市民作自願性質的新冠病毒篩查。政府今次推行這項大型計畫,可說是排除萬難。特別是在不少專家持不同意見下,仍可以一力開展,頗有誓要入刀山的氣概。 令我想起42年前電視 ...
鄭志文
全民檢測
普及社區檢測計畫
新冠病毒
注意事項
和你投疫|咽拭子採樣易引發嘔吐咳嗽 嚴重可致昏厥或心臟病發
政府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畫」,為無病徵人士篩查,以找出隱形帶新冠病毒者。這次全民檢測以拭子採樣,有別於之前採用的深喉唾液樣本。由醫護以拭子採樣的好處是採樣位置會比較準確,樣本質素較高。採樣過程由指定人士負責進行,作弊的機會低。這一點在篩查中並非重點。 ...
鄭志文
新冠病毒
肺炎
全民檢測
咽拭子
運動創傷|羽毛球時速近五百公里 擊中要害可致嚴重受傷
收到老牌羽毛球用品品牌出產的口罩。有四種顏色,質地輕軟,透氣度高。不過,這類運動口罩,並不適合防疫用。因為它的防水和過濾功能,並末達至阻隔病毒。 ...
鄭志文
羽毛球
運動
運動創傷
武漢肺炎|「篩查」比「診斷」更快有化驗結果 疫情防控資源錯配
這星期,不少由我轉介、交了深喉唾液樣本到政府收集站做化驗的病人向我「追報告」。因為超過一星期,還沒有收到化驗結果,大家都心急。 ...
鄭志文
篩查
防疫
武漢肺炎
深喉唾液檢測
抗疫貼士|上班族辦公室用餐 毋忘保持社交距離
這星期,「午餐」成為熱門話題,也是上班一族要解決的問題。 疫情持續嚴重,7月29日星期三開始,食店全日禁止供應堂食。在抗疫的醫學理論上,這是正確和有效的措施。因為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新冠病毒經呼吸道傳 ...
鄭志文
社交距離
禁堂食
外賣
疫情
武漢肺炎|核酸測試拭子取樣較準確 抗體測試暫只可作輔助診斷
突然,新冠病毒感染確診個案急劇上升。而且很多是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意味現時香港處於社區爆發。最樂觀情況是每日確診個案維持現時數字一段短時間後回落,再暫歸於平靜。 ...
鄭志文
武漢肺炎
病毒測試
抗疫
武漢肺炎|與病毒並存成新常態? 強制戴口罩限聚餐減醫療負荷
新冠病毒疫情嚴重,社區大爆發。自7月7日開始,本地感染個案上升,而且源頭不明,或來自多個傳播群組。有專家指現時情況是自疫情開始以來,最嚴峻時刻,有機會疫情失控,醫療系統崩潰,死亡人數累積上升。 不過 ...
鄭志文
抗疫新常態
第三波疫情
武漢肺炎
限聚
情緒疾病|空氣污染誘發生理及情緒疾病 研究:可致早死
「舊事物充斥空氣內,一呼一吸都有害。 床邊有你,廳有你,進出於腦海… 窒息都不意外,不呼不吸不盼待… 不怕你,不怕你,怕呼吸有害。」 ...
鄭志文
怕呼吸有害
空氣污染
情緒病
心臟病
肺炎
老化|退化性疾病乃人生必經 調整心態服藥可控
「如何走下去?」相信是不少人近日心中的疑問和感慨。 「如何走下去」,也是家庭醫生每天要和病人討論的題目。突發的嚴重疾病,特別是癌症和意外受傷,治療過程不好受。能夠復原的,亦可能要面對各種後遺症。至於 ...
鄭志文
退化性疾病
血壓高
糖尿病
前列腺增生
膝關節退化
情緒病|社會局勢致情緒低落不等於抑鬰 斷症須考慮病徵持續性
今天,有一位中學老師來看醫生,訴說失眠和情緒低落,擔心自己患上抑鬱症。自去年開始,他心情一直受社會氣氛影響。他的信念是公義,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希望以此來教育學生。但事情逐步失控,令他陷入兩難。今年初因為疫情,學校停課,他反而稍為舒一口氣。但近日學校復 ...
鄭志文
抑鬱
政治疫症
情緒低落
處理情緒
【糭要識食】右上腹持續痛可能係膽石作怪 術後食糭屬大忌
立即登入免費問診【醫SUN信箱】 ...
膽石
膽囊炎
端午節
食糭
家庭醫生
鄭志文
痛症
端午節|一年食一次對健康影響不大 須注意儲存和翻熱
6月25日是端午節。今年端午節,感慨特別多。 每年端午前,都會答傳媒關於食糭與健康的問題,主要是心臟病、血壓高人士要注意糭內肥肉和鹹蛋黃;尿酸高人士注意豆和糯米;糖尿病人士注意糭的熱量高; ...
鄭志文
糭
健康
端午節
翻熱
行為治療|扮笑臉感到快樂? 研究證實生理行為可改變思想
傳統印象,洗腦,當然是搞你的腦。例如,電影中將頭部貼滿電線去電擊,或者強迫看片段一萬次。總之,是思想工作。但大家有否想過,只靠改變行為,就可以洗腦? ...
鄭志文
洗腦
心理學
心理治療
行為治療
職業病|勿讓職業過份介入生活 醫生都會飲酒喝汽水
「你係唔係醫生嚟㗎?!」又遇到人對我說這句話。幸好不是在診所,也不是病人說,所以相信和醫術無關。 不少人心目中有醫生的既定形象,當中各有不同。有人認為醫生外觀是薯嘜老土。有人錯覺醫生是高大有型,更多 ...
鄭志文
醫生
專業形象
家庭醫學
武漢肺炎|疑新冠肺炎併發川崎症 歐美兒童患者急增
近日,美國和不少歐洲國家,包括英國、法國、意大利,都發現兒童因為川崎症入院個案明顯上升。例如,在意大利西北疫情嚴重的倫巴第區貝加莫市,其中一間醫院個案急升30倍。本港川崎症個案亦有上升。 川崎症由日 ...
鄭志文
新冠肺炎
川崎症
免疫
阿士匹靈
武漢肺炎|銅口罩功效存疑 透氣度差長者易呼吸困難
我不會戴銅口罩。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是醫生。醫生日常工作環境,需要使用較高規格,阻隔力較強的口罩。現時城中熱話的銅口罩並不適合。 市民日常應否用銅口罩呢?我並不能提供簡單的Yes or No答案。因為這種銅口罩是新產品, ...
鄭志文
新冠肺炎
口罩
銅芯口罩
抗疫
武漢肺炎|搓手液儲備幾多先夠用? 抗疫半年約需750毫升
疫情持續,雖然防疫物資供應暫時充裕,但保守估計,大家還要依賴口罩、搓手液好幾個月。所以,做一做物資預算案,除了防止不夠用,其實更可以避免過度囤積。 ...
鄭志文
武漢肺炎
個人衞生
搓手液
抗疫
抗疫貼士|居家抗疫最想食午餐肉? 日食50克增大腸癌風險約兩成
四天復活節假期,天氣非常好。陽光普照,但不熱。本來最適宜郊遊。但因為疫情,要保持社交距 ...
鄭志文
午餐肉
大腸癌
胃癌
一級致癌物
抗疫貼士|未有疫苗藥物 先做好隔離及遠離致病原
智力題:《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下,9個人聚餐,怎樣分坐? ...
鄭志文
隔離
社交距離
武漢肺炎
抗疫貼士|防疫意識現鬆懈 醫生提醒小心應對「抗疫疲勞」
上星期,發覺大家抗疫的行為鬆懈了。街上多了行人,商場擠擁,有些食店客滿。看社交媒體,也多了上載集體活動、聚餐等相片。個人防禦方面,最明顯是戴口罩的人少了。即使是擠迫的交通工具,也很容易找到無口罩人士 ...
鄭志文
抗疫疲勞
口罩
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