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本恩:收緊措施後 疫情有望於11月回落
高本恩上周六接受《蘋果》查詢時,已表示隨着9月26及29日出現本地零確診後,本地確診個案回升,本港已踏入第四波疫情。他昨日受訪時表示,病毒即時繁殖率由9月25日約0.6,急升至10月1日約1.4,即1名感染者可傳染超過1人,顯示疫情正惡化,「我們成功於第三波達至本地零確診,但於維持零確診上失敗」,病毒及傳播鏈沒中斷,引發第四波。第三波時政府直至7月15日,有30至40宗本地個案後,才關閉酒吧等高危場所;疫情一直攀升至7月底,最高單日145宗本地個案後,8月底本地個案才開始回落至單位數。今次情況都一樣,若政府不盡快收緊措施,確診個案會不斷上升,「若直至有50宗確診個案才收緊措施,可能再出現每日有100宗確診」。
他指,若下周一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如關閉酒吧、卡拉OK、夜店及健身中心等高危場所,因感染後有潛伏期,收緊措施後一至兩周確診個案仍會上升,但有望於11月回落,第四波疫情規模會越小,或能很快再放寬措施。但若確診個案繼續增加,顯示收緊措施不足,政府或須加辣,如再推行公務員在家工作。
他又指,第二波後社區內病毒一度消失,5、6月時曾長時間本地零確診,但相信同類情況難復見,因政府無法再於本地零確診後,長時間關閉酒吧等高危場所,「從公共衞生角度希望社交距離措施實施越長時間越好,零確診越長時間也越好,但現實上會令經濟受損,對市民也非好事。」
政府要反應快 疫情才不會嚴重
市民要學會與病毒共存,如當第四波疫情出現本地零確診,政府放寬措施後,確診個案逐漸回升,聖誕及農曆新年可能有第五波,之後再收緊措施,疫情回落後再放鬆,可能明年3、4月有第六波,「未來半年至一年會有多個小疫潮,政府要反應快,疫情才不會嚴重」。若明年夏天有疫苗先為長者接種,減低重症及死亡率,社交距離措施可較寬鬆;之後再全民接種疫苗,武漢肺炎有望變成季節性流感,有爆發也毋須關閉高危場所。對於酒吧業人士指,若目前只有一間酒吧爆發便關閉所有酒吧是不公平,高本恩指,第二及第三波疫情顯示關閉高危場所後能控疫,而且酒吧曾試過大爆發,現時認為高危場所沒有風險是很愚蠢;若高危場所不快關閉,預料會有爆發。外國不少國家都寧關閉酒吧等高危場所來控疫,而維持學校開放。
高本恩表示,於第二、三波及近期仍然有病人,經確診後才被發現與之前的個案有關,若能加快追蹤減低傳播,或可避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新加坡上月起向500萬居民,分發實體藍牙追蹤器,以進一步放寬社交限制和重啟經濟活動。高本恩指,港府也可透過科技、增加人手及測試,加強追蹤,市民須思考如何平衡私隱及控疫。
-----------------------------
《蘋果》英文版免費試睇:了解更多
英文版已登錄《蘋果》App,立即下載/ 更新:iOS / Android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