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鉅業說,劏房通常增加廁所位置後,去水地台和廁所全部接駁到一條粗排污管,而排污管上可能有兩、三個接駁位,喉管斜道不足,加上無加裝U型隔氣管,每次沖廁都很容易影響到隔籬單位,出現臭味走到屋內及污水倒灌等問題,而每層坐廁的糞渠並非設有反虹吸管,病毒可以透過地台去水位入屋。他形容地台設置不達標是「死症」,無法透過簡單改裝解決問題,但由於涉及改動間隔,業主不會處理。
區議員斥衞生署初期判斷錯誤遲遲不撤離
油尖旺區議員何富榮則在商台節目指,新填地街的居民對爆疫感到擔心,附近人流亦明顯減少,相關唐樓的大部份居民昨已被撤離,晚上曾一度發現仍有一個單位亮燈,有住戶在內,遂立即向相關部門反映,警員其後上門拍門帶走3人。他亦坦言,昨日與當局溝通上有困難,衞生署突發的撤離行動,事前並無通知當區區議員,凌晨5時開始行動,但至7時40分才通知區議員。他亦說,爆疫多天才決定撤離,相信期間衞生署有可能錯誤判斷疫情擴散速度,又指最初早已通知當局,相關唐樓並非4幢大廈,而屬一梯數伙,但當時仍然判斷只要求26號單位強制檢測就足夠,直言當時衞生署判斷錯誤,亦相信是由於不太了解當區實質情況,希望加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