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指封區期間,約330名居民接受檢測,僅發現1宗確診,陽性比率0.3%,但高過上次佐敦封區的0.17%。有關確診者和其密切接觸者已被分別送往醫院及檢疫中心。政府亦家訪306戶,其中約93戶(30%)無人應門。政府解釋,這些單位可能空置,或住戶因確診已送院或正在隔離,不過政府沒有詳細資料,會繼續追查。
政府指,該區早前獲發強制檢測公告,然而區內感染情況「持續嚴峻」,由1月11日至1月26日錄得超過40宗確診,涉及3幢大廈,污水亦驗出武肺;加上大廈日久失修多劏房,播毒風險高,故要封鎖該區12個門牌的大廈做全民檢測。衞生防護中心早前已在「受限區域」,撤離部份碧街居民到檢疫中心。
直播重溫
《蘋果》YouTube《蘋果》果燃台
《蘋果》facebook
鄧炳強疫區聚眾寒暄 區外街坊卻遭警斥犯聚
香港尼泊爾聯會主席Ray表示,封鎖範圍內約有1,000名尼泊爾裔居民,部份人不諳英語,他到場向他們解釋情況,及協助他們進入封鎖區回家。另外,《立場新聞》報道指,一名區內商戶其座駕本來停泊在封鎖區內,表示約7時收到通知要求將車駛走,但來電未有提及何時,當商戶去到現場時,發現拖車已經準備將其座駕吊走,當該商戶向警員商討時,對方僅通知他翌日到九龍灣取車。報道中商戶表示沒辦法反抗,又指疫情嚴峻,即使有所不便也無可奈何。
約晚上9時半,東安街陸續有居民落樓檢測。至晚上10時15分,有過百名居民排隊等候檢測,除了不少少數族裔,亦有行動不便的長者。當區區議員李偉峰說,碧街15-27號大廈內,劏房林立,亦有公共浴室等地方。
晚上近11時,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以「致謝」下屬為名到場聚眾,與警員寒暄,無視限聚令;惟當附近居民在禁區外圍觀了解時,卻被警員喝斥或違限聚令。
區議員料600人被禁足 返家須住址證明
油尖旺區議員副主席余德寶及當區區議員李偉峰到場用大聲公向居民解釋情況,稱現場已封鎖,指示若有居民家人未回家,可通知他們準備糧食。有樓上居民開窗探頭看街外情況。余德寶表示,自己是在新聞報道後才得悉政府再度於油尖旺區再實施「禁足」。余估計當中涉及3幢大廈約500至600人。余表示今次突襲的情況相當混亂,大量的居民其實仍未返家,而政府人員亦對情況並不清楚,余指今次突襲所影響的不單止是居民。而現場的警員向想返回被封鎖區域人士表示,如要返家需要出示住址證明或是由在家中的家人接回家。
警喝令圍觀市民勿犯聚 「上番行人路」
現場有居住封鎖區附近的市民圍觀,有市民表示欲了解情況,又指「睇吓幾時封埋我哋」。有警員不時喝令他們散開、返回行人路,另有警員勸喻他們不要聚集,指有可能違反限聚令。居於封鎖區內的莫先生表示,自己剛剛才知道大廈被封鎖。對於突然被「禁足」表示沒太大特別,認為都是封鎖一至兩日。他表示自己準備返回家中晚餐,又指家中有足夠食物。
有較夜回家的大嬸指,自己住在碧街27號,上周已做強制檢測,一收工便收到消息,所住大廈被政府封鎖,又稱在場警員不讓她進入封鎖範圍,令她無所適從。「好頭痛,好煩!(擔心影響聽日返工?)梗係啦!唔係返唔返工嘅問題,依家屋企都唔畀返!唉,好X煩啊。」
市民剛放工返家感驚慌
大批警員晚上7時在碧街拉起封鎖線及電閘,有警員表示現場已是封鎖範圍,若非此處居民要立即離開。有居民向警方表示希望進入封鎖線回家,惟遭警方阻止,指暫時不能進入,需待衞生署職員到場才可安排。該居民向記者表示,剛放工完全不知發生甚麼情況,又抱怨政府為何不通知居民,感到混亂及驚慌。
陸續有居民回家,打算於碧街27號入口進入,惟被警方指示到碧街9號進入,又稱進入後不可離開,「可能封一、兩日」。封鎖範圍內有果欄貨櫃車停泊,有司機到場將車輛駛走。
午夜前須檢測
政府在公告指,區內樓宇樓齡舊、日久失修,多屬「三無」大廈,劏房情況普遍,認為社區感染風險甚高,又指相關樓宇的污水樣本檢測亦呈陽性,故對該區域作出限制及檢測宣告。政府將會在區內設臨時採樣站,並要求受檢人士在午夜前接受檢測,受檢人士會獲安排到採樣站接受核酸測試,以咽喉和鼻腔合併拭子採樣。在所有人士有檢測結果前,受檢人士必須留在處所內,以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預計翌日上午約6時完成檢測。政府今次在傍晚突擊在油麻地封區,要居民午夜前檢測,最終在翌日上午約6時解封,規模和持續時間均較日前佐敦封區小。
政府稱會為受強制檢測宣告限制的居民準備食物和清潔用品。民政事務總署設立熱線電話2572 8427,亦為少數族裔設立熱線3755 6816,由晚上7時起運作,供受檢測宣告限制下的市民查詢及求助。而社會福利署亦會為受影響的居民提供協助。
-----------------------------
《蘋果》英文版免費試睇:了解更多
英文版已登錄《蘋果》App,立即下載/ 更新:iOS / Android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