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油加西柚汁反增膽管閉塞風險
愛莉莎莎在影片中介紹「喝油排膽結石」的方法,就是在斷食的7天內只吃蔬菜與水果,到了排石當天會先吃瀉鹽,能讓膽管變大好幾倍更容易排出膽結石,再喝下橄欖油加西柚汁,而且自己實測發現排便時出現一顆顆綠色的「膽石」。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吳昊表示,喝油後身體為了釋出更多膽汁乳化脂肪,的確會刺激膽囊收縮,因為要擠出儲存在膽囊中的膽汁,而當膽囊急劇收縮時,會排出小顆的膽囊結石,不過膽管幼細,直徑僅約3至6毫米,連接腸道的開口更窄,所以排膽石時可能會在膽管造成阻塞,可以引發急性胰臟炎,更嚴重會導致肝炎、肝硬化。
吳昊醫生補充,膽石本身是很常見,10個港人有1人有膽石,特別常見於曾懷孕的婦女身上。而當中只有一成人的膽石問題嚴重要切除膽囊,其餘九成患者大多沒有症狀,很多是在常規身體檢查做超聲波時才發現,對於完全沒有症狀的膽石問題,醫生一般會建議觀察。如果強行把膽石排出,或引致膽管閉塞,反而會造成危險,嚴重或致敗血症或致命。
排出綠色石頭實為皂化反應
至於在「喝油排膽結石」法後排出的一顆顆綠色的石頭,國外研究指是皂化石(Soap Stones),並非膽結石。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曾刊登有關「喝油排膽結石」的研究,發現綠色半固體小石並不含膽固醇等膽結石成份,只是脂肪酸。橄欖油含三酸甘油脂,而西柚汁則含大量的鉀離子,因而在體內產生皂化反應,就會排出綠色半固體小石。避免高油飲食三餐要定時
膽結石的形成跟個人體質與飲食有關,如果人的膽汁平衡功能不佳,或攝取過多油脂及膽固醇時,過份油膩的食物會導致人體吸收過多的油脂,出現代謝困難,使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造成膽汁濃度增加,與膽囊中的膽泥、膽砂及膽鹽等形成顆粒狀結晶,沉積在膽囊或膽管中,而漸漸形成膽結石。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膽結石的形成就要三餐定時,避免空腹時間長。如果長期節食或三餐不定時,空腹時間過長,會使得膽囊很少收縮亦沒有適時地排出膽汁,膽汁沉積在膽囊太久,濃度太高而結晶,容易形成結石。
事件發生後愛莉莎莎亦有拍影片認錯,表示明白不能單憑經驗就分享,未來將會更加謹慎。當身體響起警號時,就要盡快求醫諮詢專業意見,網上資訊多,特別是醫療上的資訊要慎選,千萬別誤信偏方。
記者:鄭詩詠
編輯:鄒仲安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