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食物嘌呤 與痛風關係小
Bonnie指現時的研究會細分食物中所含的嘌呤屬哪一種,並大致將嘌呤分為四類,包括次黃嘌呤(hypoxanthine)、腺嘌呤(adenine) 、鳥嘌呤(guanine)和黃嘌呤(xanthine)。「這四種嘌呤與痛風形成的關係和程度各有不同。其中次黃嘌呤在動物性食物中較多,亦較易引發尿酸和痛風。植物性食物中則較多腺嘌呤和鳥嘌呤,這兩種嘌呤與形成尿酸和痛風的關係較低。」
而植物性和動物性的食物中都有黃嘌呤,這種嘌呤與痛風的關係仍須更多研究去證實。Bonnie強調,肉類、內臟、海鮮和酒與痛風的關係才是最密切。
免超額 吃豆要減肉類份量
不過亦有病人說,每次吃了豆或菇,痛風便發作。Bonnie指臨床上亦有病人反映這情況,她解釋這可能有其他原因。「病人首先要記清楚當天是否吃多了肉類或內臟,然後再吃菇或豆。如果是這樣,就可能會有過多的嘌呤,有機會誘發痛風。若果病人想吃豆,同時間便要減少進食肉類的份量。另外,病人有可能是當天飲水不足或飲酒太多而誘發痛風。」Bonnie解釋,一般來說痛風病人每天約可吃五份肉類,而豆類或豆製品屬於肉類代替品,舉例說如果病人吃了一份豆,那當天就只可以吃四份肉。又或者病人當天吃了五份肉類,如果再吃豆類,那便算是超過限額,較多的嘌呤可能會誘發痛風。Bonnie補充說:「如果病人按着適當份量來吃,仍然發現吃過豆或菇等蔬菜便馬上痛風發作,現時科學研究未找到此情況的原因。病人應先停吃這些食物,再諮詢營養師意見。」
抗炎餐建議多食蔬菜植物 以豆代肉
外國現時相當流行抗炎餐,而地中海飲食法亦屬於抗炎餐,Bonnie指,食物中的營養及各款餐單根據「飲食炎症指數(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評定為屬抗炎還是導致加劇發炎類別。「痛風亦屬炎症,有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法能有助減低患痛風風險。抗炎餐單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並建議多用豆類來取代肉類,及應吃大量蔬菜和適量生果。而地中海飲食法提建議多吃豆類、蔬菜、香草香料,甚至每天應吃半杯份量的豆,以發揮抗炎作用。」
根據「飲食炎症指數」,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發炎情況,但含豐富蛋白質的豆類則被列為抗炎食物。Bonnie解釋,豆類中同時含非常豐富的纖維和營養素,總體來說有抗炎作用。Bonnie提醒,雖然痛風病人毋須過份限制植物性食物的選擇,但進食的份量則仍有限制,進食過量亦可能引發痛風。
如果對今集內容還有疑問,歡迎在留言區內留言,我們會盡快找醫生為你解答。
採訪:黃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