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容易動肝火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指,中醫理論視「天人合一」為中醫養生一大特色。所謂「天人相應,順應自然」,春在五行中屬木,肝在五臟裏也屬木,所以春天與肝是相對應的。她說,人體會順着大自然的氣候變化做出調適,但這調整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春天萬物生長,人的肝臟也有升發、疏泄的特點,所以最明顯就是體質相對平和的人,也容易大動肝火。牽一髮而動全身
香港天氣潮濕,不少人一到春季,便會出現頭痛、眩暈、失眠等症狀。梁醫師指出,與肝相連的症狀有四種:如果有「肝鬱氣滯」的情況,引起女士月經不適、小腹脹痛、乳房脹痛、兩肋痛等氣血不暢症狀;「肝膽濕熱」人士可能會感到頭暈、口苦、眼乾、煩躁易怒、甚至患上尿道炎;都市人壓力大、經常熬夜,如果「肝旺脾虛」,肝氣過盛或連帶加重脾胃負擔,出現腹瀉、胃痛等症狀;若是「肝氣犯肺」,便會引起咳嗽。出現以上症狀應尋求醫師諮詢,中醫會以辨證論治作妥善處理。養生食療推介 —— 紅蘿蔔薯仔枸杞葉素湯
梁醫師强調,春季養生注重精神調養,要保持開懷、情緒樂觀,方能使肝氣條達,氣血運行順暢。她推介了一款養肝靚湯——紅蘿蔔薯仔枸杞葉素湯,可滋補肝腎、清熱明目,尤其適合因「肝陽上亢」而出現高血壓的人士。「他們因為肝火上升,容易覺得暈眩、口乾及有便秘問題,還可能經常發脾氣、精神緊張,須要清熱降火。」材料
1.紅蘿蔔 1根2.馬鈴薯 2個
3.枸杞葉 半斤
4.枸杞子 20克
做法
1.鍋中加入約2000毫升水。2.除了枸杞葉,放入全部材料。
3.以武火煮至水滾。
4.調文火煮約20分鐘。
5.放入枸杞葉多煮15分鐘。
6.最後加鹽調味。
記者:馮穎思
攝影:許先煜、張志孟
編輯:鄒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