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當前,無論是否撲到口罩,眼見肺炎確診個案數字連日攀升,大家都想保護肺部,預防被傳染。坊間有不少人談論,指有很多食材聲稱能夠護肺。其實是否真實?是否人人適合食用?我們就請註冊中醫師呂兆陞逐一拆解。
1.海底椰
性質:本身偏微寒,有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因為其性質偏寒涼,假如平日容易胃脹、肚痾,或脾胃容易不適者,不宜飲用太多。若然要飲用,可加生薑和陳皮中和其寒性。
2.鱷魚肉
性質:補益肺氣,有少許補腎和納氣平喘的作用。
因為有補益的作用,惟本身有感冒或腸胃積滯的人,吃後會出現不適的情況。
3.雪耳
性質:相對平和,可潤肺、增強扺抗力。
雪耳可煲湯或煮成糖水,性味平,故應用面都相對較大,惟脾胃相對差者須注意不能吃太多。
4.百合
性質:屬酸收的藥物,有潤肺、止咳、斂肺的作用 。
應用時要注意身體不可有外邪,即不可在患有感冒或其他不適時食用,因為吃後會令身體更難痊癒。新鮮或乾百合都有其功效,惟新鮮百合用量要較大才有效,通常可用來炒菜或當蔬菜食用;乾百合則多用來煲湯。
5.人參
人參有補益肺氣的功能。
坊間很多時都有市民指人參因有補肺氣之效,故可以抗禦外邪。但亦因人參是大補益肺氣的藥物,所以如身體本身有外邪,或有腸胃不適、有積滯者,服用後會更加不適,服用時最好找註冊中醫師詢問意見。
6.冬蟲草
有補肺、益腎、納氣、平喘的作用。
冬蟲草很適合哮喘患者服用,但未必能在疫病流行的季節有效預防疾病。由於預防瘟病,主要是透過強健體質防禦外邪,亦沒必要用到這麼名貴的中藥來做到預防的效果。
醫師忠告
很多的偏方或坊間流傳的食物,稱有抗疫的作用,其實最好詢問註冊中醫師。「因為中醫治病時很強調個人體質的因素,以及因時、因人、因地,例如在武漢這個藥方有效,但來到香港可能毫無作用,甚至有反效果。」呂醫師補充。
製作:果籽
編輯:鄒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