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中醫理論認為人體依靠脾胃消化和吸收食物,並轉化為氣血能量,中醫稱食滯為「食積」,指短時間內食用太多、太雜的食物,導致脾胃功能超出負荷,食物「積而不化」,故出現腹脹、噯氣、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幼兒脾胃功能尚未成熟,長者則常有氣虛及脾胃功能走下坡,一般上班族因平時食無定時或精神壓力大,都是食積高危族。
全盒多放乾果
化解食積可由按摩穴位入手。彭推薦按壓肚臍正上方四寸(約五隻手指闊度)的中脘穴,以及肚臍左右兩寸(約三隻手指闊度)的天樞穴,柔按約三至五分鐘直到出現酸麻感,減輕腹脹的症狀。按壓手臂背側兩骨之間、距離腕背橫紋三寸(約四隻手指闊度)的支溝穴,則紓緩便秘。食療方面,彭推薦以有消食功效的中藥材雞內金入膳,例如「內金陳皮粥」以雞內金、淮山、陳皮熬成,既屬清淡飲食,亦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另外,山渣則能消解因過量進食肉類所引起的積滯,如「健脾消滯茶」就可以化解積滯、去脂通便,若加入穀芽、麥芽,更可同時化解米食、麵食導致的積滯。
過量甜食亦會打亂腸胃規律,凍飲和煎炸油膩的食品則會削弱脾胃功能,皆要避免過量進食。她建議在全盒擺放乾果、果仁,例如腰果、開心果等。
健脾消滯茶
可化積利濕、去脂通便。孕婦、胃酸多者不宜飲用。材料
太子參 3錢烏梅 3錢
山楂 3錢
陳皮 2錢
甘草 1.5錢
雞內金 3錢
茯苓 3錢
竹茹 5錢
決明子 1両
做法
洗淨材料,放入煲內加入4碗水,浸約30分鐘,之後煲滾,再轉中小火熬約40分鐘即可。內金陳皮粥
有助消食理氣、健脾和胃。材料
雞內金 5錢陳皮 2錢
山藥 5錢
米 適量
做法
陳皮浸軟切絲,洗淨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6碗水,浸約30分鐘,之後煲滾,再轉中小火熬約40分鐘。記者:何家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