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蘋台

健康蘋台 醫療新知
  • 主頁
  • 醫療新知
  • 健康與你
  • 動醫學
  • 專題探討
  • 醫聊天地
2018/06/21

小智慧紓緩病情 濕疹患者學習與病同行

小智慧紓緩病情  濕疹患者學習與病同行
【本報訊】日前一宗倫常案,令社會關注濕疹患者承受的身心壓力。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在2016至2017年間曾做研究,發現過半受訪濕疹患者學習與病同行,他們曾無助、迷惘,但隨患病日久,漸漸摸索出能夠紓緩病徵方法,盡量不被病症影響生活。參與研究的該學系博士候選人蕭頌渝本身是濕疹患者,確診已24年,他最希望身邊人待他如「普通人」,見面別劈頭問病情,而是閒話家常。
記者:袁樂婷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陳凱欣說,全球有10至17%人口患濕疹,當中約一成人出現抑鬱症狀,然而自殺原因並非單一,難斷言個別患者純粹因濕疹而想不開。她說,濕疹患者的身心均受病症影響,例如他們對天氣轉變很敏感,發病時全身痕癢,除了身體不適,亦影響睡眠質素、工作效率,易心情煩躁;另因病症影響外觀,更可能令患者感尷尬、自卑,妨礙正常社交。

該學系與30位成年濕疹患者訪談,他們患病2年至63年不等,結果發現逾半受訪者傾向與病症共存,他們普遍患病較久,經歷過多次濕疹爆發,逐漸從經驗中找到有效紓緩病情的方法,同時能夠維持原有喜好,例如喜歡跑步者會繼續跑步,只要跑完立即洗澡及塗藥膏,不因病症令生活乏味。其餘受訪者則可能因患病感迷惘和無助,例如不知如何面對而感焦急;或因覺得無人明白自己感受而感到孤單。
今年36歲的蕭頌渝,早於11歲時確診濕疹,其後病況時好時壞,嚴重時全身痕癢、有皮屑,至今額上仍偶有紅印。他坦言曾因患病打擊自信心,「(濕疹)喺塊面遮唔到」,抗拒與人接觸、情緒低落,又埋怨上天為何偏要他患病,後來才想通,如果一直負面看待病症「就會俾呢個病困住」,決心積極面對。他說每個病人都有自己一套「小智慧」,例如他會知道如何抓癢才不流血,又透過禪修令心境平靜。與病同行24年,他笑言最大收穫是知心好友,「留得喺身邊,都係可以接納自己、最好嘅朋友」。
陳凱欣說,濕疹雖令患者感困擾,但並非洪水猛獸,亦不是生命的全部,建議患者調整心態,接納濕疹是長期病。她亦建議社會大眾了解濕疹,關心和尊重患者身心需要,避免歧視言行。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蕭頌渝(左)最希望與人見面時別被問病情;旁為陳凱欣副教授。

蕭頌渝(左)最希望與人見面時別被問病情;旁為陳凱欣副教授。

蕭頌渝(左)最希望與人見面時別被問病情;旁為陳凱欣副教授。

蕭頌渝(左)最希望與人見面時別被問病情;旁為陳凱欣副教授。

上一則

小智慧紓緩病情 濕疹患者學習與病同行

【本報訊】日前一宗倫常案,令社會關注濕疹患者承受的身心壓力。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

下一則

食衞局不建議推全民乳癌篩查

【本報訊】本港應否跟隨其他國家做法推行全民乳癌篩查,醫學界一直未有共識。食物及衞...

最HIT

  • 凍6℃ 心衰竭升38% 1、2月病發高峯 每年兩萬人入院

  • 跑渣馬拗柴RICE急救
    休息Rest冰敷Ice包紮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 新移植技術 成功率八成 父母血幹細胞治地貧

  • 65歲以下肺癌患者10年增四成

  • 長QT綜合症或無病徵 跑馬拉松恐猝死

  • 母把握最後機會 12歲女擺脫病魔

服務條款 | 私隱聲明 | 刊登廣告
© 2018 AD Inter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18 AD Inter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